教学大纲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代码:B350004
总学时:72 学时;其中:理论学时:54 实践学时:18。
课程学分:4
适用专业:全校各专业
使用年级:一年级第二学期
课程类型:公共必修课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帮助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对党的大政方针的理解和认同,提高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二、课程教学要求
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和理论成果,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大学生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使大学生能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三、先修课程
无
四、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本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设计主要运用了以下五个结合:一、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二、问题导入与材料分析相结合;三、理论教学与网络教学相结合;四、多媒体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合;五、启发式教学与互动式教学相结合。
五、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
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探索,推进“两个转变”,即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变、教学体系向学习体系转变,在保证教材理论体系相对完整的前提下,采取专题教学的方式展开教学活动。本课程分三个专题进行:
(一)第一专题:毛泽东思想(26学时)
1、基本内容
(1)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2)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3)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4)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依据;
(5)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7)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8)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历史经验;
(9)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10)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成果;
(11)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意义和经验教训。
2、基本要求
(1)了解毛泽东思想形成过程和历史条件;
(2)正确理解和科学掌握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
(3)掌握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理论成果和中国革命和建设科学指南;
(4)理解旧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的依据;
(5)掌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6)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和基本经验;
(7)了解党领导的社会主义改造的重大意义;
(8) 理解社会主义改造的经验教训;
(9)掌握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0)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过程;
(11)理解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经验教训。
3、重点、难点
(1)重点: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和活的灵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纲领、基本道路和基本经验的内容和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和经验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初步探索的重要思想。
(2)难点: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大理论成果和中国革命建设科学指南;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对于今天中国现代化建设的经验和启示;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社会;理解确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思想。
(二)第二专题: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16学时)
1、基本内容
(1)邓小平理论的形成;
(2)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6)“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7)科学发展观的形成;
(8)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9)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2、基本要求
(1)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
(2)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
(3)正确认识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4)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的历史条件;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
(6)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
(7)了解科学发展观的形成的条件;
(8)全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9)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3、重点、难点
(1)重点:邓小平理论的形成过程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问题和主要内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形成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科学发展观的形成和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主要内容。
(2)难点: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怎么样认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历史地位;正确认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
(三)第三专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0学时)
1、基本内容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2)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4)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5)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6)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7)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8)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9)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10)建设美丽中国;
(11)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2)全面深化改革;
(13)全面依法治国;
(14)全面从严治党。
2、基本要求
(1)正确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
(2)深刻把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
(4)正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
(5)掌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
(6)掌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理解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性;
(7)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基本内容;理解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与原则性;了解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建设的艰巨性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
(8)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方针、根本任务的基本内容;
(9)了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把握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思路;
(10)了解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总体要求;
(11)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要求;
(12)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
(13)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4)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内涵。
3、重点、难点
(1)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内涵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正确理解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等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掌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涵和目标要求;理解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和主要内容;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全面从严治党的基本内涵。
(2)难点:正确认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历史地位;掌握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掌握经济新常态和民生建设保障和改善的措施;正确理解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含义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意义。
六、教学组织与方法
教案讲义审核、集体教学备课、教学方法研究、教学手段应用。
教学要求:以教师讲授为主,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利用多媒体、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学生辩论赛、外出参观和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
七、考试及成绩评定
(一)考查原则
鼓励考试方式的改革和多样化。
(二)考核成绩认定
对学生成绩进行综合评定:坚持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和实践能力考核相结合。平时出勤及上课表现、作业数量与质量、课堂讨论、等平时成绩占20%,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项目任务完成情况、调查报告等占20%,期末试卷考试成绩占60%。
八、选用教材及参考书目
(一)选用教材
马工程教材:《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18修订版)高等教育出版社。
(二)参考书目
[1] 《毛泽东选集》(1-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2]《毛泽东著作选读》(上、下)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年。
[3]《邓小平文选》人民出版社,1994年。
[4]《江泽民文选》人民出版社,2006年。
[5] 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科学发展观学习读本》,学习出版社,2006年。
[6]《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7]《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下卷)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年。
[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
[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
[10] 《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年。
[1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上卷)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
[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下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1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2020年2月